2016年3月13日光環學友會大型講座-“敏捷項目管理中的Scrum和XP”在清華同方科技園成功舉行。在近三小時的分享交流中,光環集團副總裁、敏捷資深咨詢培訓專家——李建昊老師從“思想、特征、實踐”三個層次層層深入地向在場聽眾詳細闡述了敏捷管理的基本理念、優勢特點和實戰案例。能夠容納300人的講座現場爆滿,不僅座無虛席、幾十位學友聽眾甚至擠在通道全程站立,廣大學友聚精會神地聽講展現出對敏捷管理知識的渴求和對李老師精彩講解的高度認可。
在主題分享中,李老師首先介紹了敏捷與傳統管理的區別、敏捷的核心價值觀、業界普遍使用的敏捷框架,接下來重點闡述了Scrum和XP這兩種最重要最常見的敏捷框架(或稱工程實踐),最后通過實際案例對講解了敏捷管理在實戰中有效落地的基本思想,整個講座內容豐富、深入淺出、邏輯縝密又具有操作性。
李老師提出“敏捷項目管理”是“敏捷(的)、項目管理”,而不是“敏捷項目(的)、管理”,因為隨著“敏捷”的日益推廣普及已不僅僅局限于某個領域,更進一步體現出“泛行業”項目管理的趨勢。
傳統管理方式注重事前充分計劃并嚴格實施變更控制確保項目按計劃實施,敏捷管理采用“使命式指揮(Mission Command)”在明確目標后,“無計劃有適應性”給予團隊自主性以高效應對不確定性。軟件行業發展到軟件工程階段后,為確??煽乜蓪崿F在開發過程中特別注重文檔、記錄的充分、詳盡、規范。實際情況卻是越來越多的軟件研發時間消耗在文檔編制過程,而用于編寫滿足功能、穩定可靠軟件代碼的時間不足,導致軟件項目越發難以兼顧進度、成本、質量三約束,往往導致項目失敗。
捷的出現,正是針對傳統軟件工程管理”重文檔輕開發“的弊端,希望將軟件產品開發回歸到滿足功能需求的本質上來。隨著2001年“敏捷聯盟”成立并提出“敏捷宣言”,確立了敏捷四原則(也稱為核心價值觀Core Value):
1、 個體和交互重于過程和工具;
2、 可工作的軟件重于面面俱到的文檔;
3、 客戶合作重于合同談判;
4、 響應變化重于遵循計劃。
敏捷原則確立后,隨著不斷思考、實踐、改進、驗證,敏捷管理領域逐漸形成了7種針對不同特定場景的框架(或稱實踐形式),包括Scrum、XP、Kanban、FDD、Lean、Crystal和DSDM,實際中需要基于敏捷核心價值觀找到具體環境下的最佳實踐。比如,DSDM主要用于傳統行業組織向敏捷管理平滑轉型,與其它幾種均屬于“輕量級”敏捷實踐形式相比規則約束較為完備、靈活性稍弱。而在這其中,最有代表性、應用最普遍的兩種框架是Scrum與XP。
李老師講解道,“Scrum是一個框架,用于解決復雜的自適應問題,同時也能高效并有效創造性地交付盡可能高價值的產品”。由于結構簡單易懂,Scrum是輕量級的、容易理解的,但又是執行困難的,“困難”就在于簡單框架如何應對現實場景的千變萬化。
1、三個工件:
? BackLog——待辦事項列表
? Sprint——迭代
? Potentially Shippable Product Increment t——潛在可發布的產品增量
Scrum中“每個迭代必有交付”,同時將每個迭代(Sprint)的時間周期控制在2~4周,與傳統項目相比通過將反饋周期變短應對需求變更、從而提升迭代周期內的確定性。
2、四個活動:
? 迭代計劃
? 每日站會
? 評審會議
? 回顧會議
“迭代計劃”指出目標,團隊“每日站會”15分鐘用于計劃協同,“評審會議”針對產品發布,“回顧會議”針對迭代過程。
3、三種角色:
? 一個典型Scrum團隊中應有,
? Scrum Master-是團隊中的溝通專家,協調團隊、維護規則,對應公司CEO;
? Product Owner-進行產品技術狀態管理、確定業務需求和價值優先級排序,對應公司市場/產品副總;
? The Team-項目團隊
而在敏捷項目中,產品比項目更有價值。XP工程實踐的產生與社會性變革相關,傳統管理中“出現問題——根本原因分析——責任人追責”的“問責機制”逐漸導致具體個人回避責任、保護自己的“防御行為”,逐步導致組織效率下降、成本上升;XP通過構建以同樣價值觀做同樣事的“社區”將個人問責轉化為團隊問責,避免防御行為進而共享社區價值觀,提升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1、外圍管理
? 團隊包含客戶;
? 計劃的常態化;
? 小而不間斷的發布;
? 客戶測試
總的來說即將傳統項目管理中與顧客相關的過程由計劃溝通提升為常態化溝通,請用戶作為團隊成員全程參與產品開發過程,實現對客戶需求的動態適應。
2、內部協調
? 團隊內代碼共享;
? 設定編碼規范;
? 通過小規則進行協同;
? 舉例說明想法(避免抽象空談);
? 持續集成
通過共同的行為樹立共同的價值觀,通過共享工作內容、高效溝通提升團隊效率,通過持續集成適應需求變化和開發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3、核心方法
? 測試驅動開發
? 重構優化
? 精簡設計
? 結對工作
其中獨具特色的是,“測試驅動開發”是針對實際中常見的“遺留代碼”問題,改變現有以過程文檔記錄開發過程的方法,而是在開發軟件代碼前先確定測試用例,用測試用例“保護”代碼實現功能需求;“結對工作”是提倡團隊成員在某種情況下,兩兩結對共用同一臺工作電腦一起編程,去掉單人工作時可能的不專注,提高工作效率。
分別介紹了Scrum和XP后,李老師簡要說明了兩者在迭代長度、優先級處理等方面的區別,接下來通過列舉“同一團隊的三次Scrum迭代實踐”和“XP高效執行”兩個案例告訴聽眾,敏捷的收益,在于多次迭代提供多個修改計劃、適應變化的機會,應對不確定性確保項目成功。
知行合一、知易行難,李建昊老師分享了敏捷“是什么”和“為什么”,如何結合自身實際高效落地,解決“怎么辦”更是廣大學友不斷追求的目標。
6月26日下午,在美麗的浦東軟件園,以“學習,成長,創新”為主題的項目管理和實踐論壇在主辦方上海光環管理企業咨詢公司周煜總經理的致辭中拉開序幕。
此次活動,主辦方光環邀請到了張曦,方瑩和王小剛三位國內項目管理理論和實戰派的專家前輩,他們帶著自己多年的實戰經驗和思考總結成果跟大家分享。整個會議論壇歷時近四個小時,參與人既有光環長期合作的企業客戶代表,也有光環學友會的學友們等,人數多達500多人,整個會議室座無虛席。
作為先進的管理模式,目前項目管理已經得到政府,企業等眾多高層領導和精英人士的普遍認可,成為企業實現戰略目標和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而有效的項目管理,需要通過優秀的項目經理來執行和落地,任何一個卓越的項目型企業離不開卓越的項目經理。對于企業經理個人來講,能跟企業共同進步,也將書寫人生的精彩篇章。
當今信息共享浪潮將各類商業項目推向功能多元化,技術結構繁復化的趨勢下,對項目0經理的勝任性要求變得愈加嚴苛。一個優秀的項目經理不僅需要了解多種專業技術,更需要緊隨公司戰略。
對年輕一代的項目經理,如何找到順利的成長軌跡?成就持續的項目成功率,把握項目經理的成功之道,應該從技術,管理和戰略三個方面考慮:
1. 應盡量了解自身特長,抓住機會,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術創新和精力特長彌補項目經驗不足的缺點。
2. 在項目運行過程中,應注重經濟價值的貫穿性,把實現項目商業價值最大化作為目標,避免陷入技術專家的定位的陷阱。
3. 此外,為保證項目的價值最大化,還應該考慮對項目所在行業和項目本身價值加以判斷選擇。
在國家號召大眾創新和萬眾創業的大背景下,為了創新有效落到實處,項目經理,應該通過項目商業化過程,在市場開發,技術開發,服務開發等領域增加或創造項目價值。
由于目前國內的資源利用率還遠遠低于國外資源利用率的水平,中國企業還存在增長潛力巨大的特點。
領導力,項目管理能力,商業分析能力是現代職業經理的三項必不可少的素養。為提高企業項目經理職業能力和職業發展路線,個人可從以下方面提升:
1. 個人權威的樹立
2. 信任感的建立
3. 思維模式的轉換:從技術人員到商務人員
4. 求新,獨立,自信,責任的培養
從生產者,消費者,產品系統這創新的三大源泉打造創新智商,利用內化,外聯,模式,系統,渠道,參與度等六大模型轉動創新魔方。
提高智商即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審視問題,并進行快速遍歷能力。如何把維度應用于產品創新:
1. 拷貝他人創新
2. 改善功能的創新
3. 轉移維度德創新
4. 生態系統的創新
5. 面向人類bug的創新
最后的對話環節,三位老師分別從企業的角度,就他們選擇項目經理更看重什么素質?如何在團隊內如何推行維度方法去解決創新問題?項目經理在項目管理和產品開發流程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等一系列的問題交流了自己的經驗和看法。
目前,項目管理已經在中國的很多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普及以及推廣,從業人員的專業度也在不斷的提升,標準的項目操作化流程給企業的投資回報率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障,也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光環國際希望借由一系列的此類論壇活動幫助廣大的項目經理人在項目管理的路上學習,成長。促進項目管理圈內同仁交流,拓寬交際網絡。
光環國際一如既往推動項目管理在中國的發展,為客戶創造價值,引領管理實踐,提升企業管理成熟度,全方位幫助企業和個人實現自我突破和超越。